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英国,但是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范儿。他们到底走哪个路线,崇尚哪个风格?他们属于那一派?是不是可以统称为“留英派”,融合贯通,但又个性鲜明,气质传统但是灵魂出众。
大慈善家:李嘉诚
大慈善家李嘉诚因为其渴求知识(小时候没钱上学)并热心教育事业之心(长大了拼命支持教育)与剑桥的校训不谋而合,而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称号。这个称号可不像中国随便什么人都能得个“教授”啥的,曾经得到该项殊荣的全是世界一等一的牛人,比如:爱因斯坦、再比如艾森豪威尔。后来,为了支持母校的医疗研究,为更多人造福,李嘉诚为剑桥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捐助很多钱,英国肿瘤研究基金联合会也是在他的捐助下成立的。为什么捐这么多钱?李嘉诚说:“剑桥是世界顶尖的学府之一,我深信在这座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其成果必能为全球的医学发展带来宝贵的贡献。”言下之意,最好的大学值得拥有最完善的设施。这位在剑桥的中国校友真给中国人争面儿!
莫文蔚: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莫文蔚中学毕业后靠获得的奖学金先去了意大利进修,之后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主修意大利文学,辅修声乐专业。她掌握5种语言,精通多种乐器和舞蹈。从伦敦大学学院毕业之后,钟情表演的莫文蔚本想留在伦敦筹划舞台剧,结果被香港公司发掘,回到香港,进入演艺圈,并一举成名。
伦敦大学学院创建于1826年,是英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广的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一直以来与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和LSE一起并称为“G5超级精英”大学,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伦敦大学学院在最新公布的2012《卫报》英国大学排名第5位。
利兹大学让人永远怀念的哥哥:张国荣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拘小节、他自信爆棚、他有一点邪气、他是寂寞高手……张国荣迷人的忧郁气质也注定要在国人心中留下深深痕迹。严格意义上不算校友,因为他在利兹读了一年,就因为家里有事辍学回香港了。但是即便只待了一年,也足以让他,在离开了利兹大学几十年后依然成为中国校友讨论的话题。“那是张国荣曾经上学的地方”,我朋友在经过利兹大学纺织系的老教学楼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