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大洋路旅游攻略

留师傅 留师傅 发表于2025-04-07 12:31:37 浏览4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洋路位于墨尔本西部,是为纪念参加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修建的,参与建设的人也包括许多参战老兵,共有3000余工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汗水。这条路于1919年开始动工,1932年全线贯通。

  大洋路位于墨尔本西部,西区平原当初原是火山地区,经过物换星移,如今这里是一片辽阔的荒原,只留下几个醒目的火山锥、因岩浆阻断水道而形成的湖泊、还有火口湖,星罗棋布在这平原上。()专家介绍说大洋路的东段则是蜿蜒著奥特威山脉(OtwayRange)。从南洋(SouthernOcean)吹来的西南风,带著丰富的水气,受到奥特威山脉所阻隔,降下地形雨,并形成相当湿凉的气候,孕育著茂密高耸的树林,还有农民所开垦的良田。

  景点

  十二门徒石

  十二使徒岩 (The Twelve Apostles): 在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内的海岸线坐落的风化和海水侵蚀形成的12个断壁岩石。矗立在湛蓝的海洋中的独立礁石,形态各异,犹如人的面孔,称为“十二使徒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令人惊叹的壮阔雄伟的奇景。洛克阿德大峡谷(Loch Ard Gorge): 1878年6月1日一艘名为“Loch Ard”的英国移民船在开往墨尔本的途中触礁遇难,52人死亡,只有2人生还。后人为了纪念这些遇难者,修筑了52座坟墓,并将这个地方起名为“Loch Ard”。洛克阿德大峡谷距离12使徒岩只有约2公里,()介绍说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观赏峡谷的岩石景观,并可以顺著峡谷悬梯下到海边,漫步赏景。伦敦断桥(London Bridge): 从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 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所以起名为“伦敦桥”。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观有一种人工无法比拟的神奇!

  洛克阿德大峡谷

  在十九世纪,巴斯海峡是为补给船只和运送罪犯或移民到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殖民地的一个主要的航运通道。可惜在这崎岖荒凉的海岸,海上经常浓雾弥漫,风大浪高,缺少灯塔,使得航行极为困难、充满危险,很多船只在此沉没。最有名的是洛克阿德号(LochArd)在此沉没,洛克阿德大峡谷由此命名。1878年6月1日一艘名为“Loch Ard”的英国移民船在开往墨尔本的途中触礁遇难,52人死亡,只有2人生还。后人为了纪念这些遇难者,修筑了52座坟墓,并将这个地方起名为“Loch Ard”。洛克阿德大峡谷距离12使徒岩只有约2公里,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峡谷的岩石景观,并可以顺著峡谷悬梯下到海边,漫步赏景。

  伦敦断桥

  从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所以起名为“伦敦桥”。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观有一种人工无法比拟的神奇。

  菲利港与波特兰景点

  过了大洋路的华南埠之后,便是菲利港(PortFairy)与波特兰(Portland)。据()专家了解波特兰在维多利亚州早期发展史上,这两处恬静的乡村占有重要地位。到菲利港之后,就一定去要看看塔丘(TowerHill),一座有火口湖的死火山和几座原始岛屿。过去塔丘曾受过数次的火灾与农民囤垦,旧有之风貌被破坏殆尽,后来经州政府细心重整,考察档案图画与照片,重新种植原有的植物,此处才得恢复昔日一片绿意。每次探访大洋路,都会有新的发现,不论是发现罕有人迹的小海湾,空谷中的瀑布,或是从未见过的兰花,都让人欣喜不已。大洋路多彩多姿的风景,瑰丽的海岸景致和澎湃的浪潮,沿路欣赏下来,保证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