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申请一直在强调文书要好好写,那么文书在申请材料中是否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呢?
其实这么多年的经验看来,要是很热门的专业,申请者巨多,那么硬件这块就很重要,硬件不够直接会刷下来。
这个时候好的文书就是让你在相同分数线的的申请者(比如大家都是3.5,或是更高)中被招生官更加青睐,拿到录取。
但如果你的硬件成绩和别的申请者都差了一大截,比如热门专业至少大家都有3.2,你还没到3.0,那么再好的文书再好的背景也会被刷下来。
如果你是非热门专业,本来申请者就不多,然后你的硬件低一些,还是可以争取到本来没有希望的录取的。
比如要求录取条件GPA是3.0以上,但是你提前规划了,在学术项目中有很大优势,文书的性格主线和学术主线相得益彰,
让招生官感受到你除了GPA是因为特定原因不高
(这个原因的解释也是需要适当加工一下的,不能直接说自己没有努力,大一大二放松了之类的。
可以说你当时沉下心来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比如学术实验之类的),其他方面都非常优秀
那么你是可以胜出的,甚至可以拿到奖学金,这类录取就比较多了。
具体文书有没有用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去判断。其实我们觉得文书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同类条件竞争者中让你脱颖而出而已,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最后,也提一下文书的内容重要还是英文表达重要的问题。
留学文书的目的是打动/说服招生官,过于平淡的英文在技术层面往往无法达到要求
以致于招生官看一眼就失去了往下读的兴趣。
然而,许多同学对文书写作有一些误解,觉得用长句、难句、难词能够体现出写作水平。
其实文书写作不建议用长句,因为句子太长会影响可读性;难驾驭的难句和难词更是要谨慎使用
万一用词不当或语法错误就得不偿失了。文书的生动性与长句、难句、难词并无直接关系;
相反,许多生动的表达恰恰是看上去简单却又绝妙的词组。
写留学文书建议不要本末倒置、为了包装而包装,牢记住文书是和招生官的对话,好好说话、说对方想听的话。
一封易懂而又用词精确、表达精妙、思路清晰、逻辑通顺的文书,比充满长难句、刻意掉书袋的文书要讨喜得多。
文书之于录取委员会或者你导师最大的意义在于了解你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的学术水平怎么样,
你是否拥有他们院校所看重的某种能力,以及你身边人对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当你能把你的与众不同的优势用文书展现在招生官面前的时候,你的文书就会为你加分,让你在同等竞争者中拿到更好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