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专业 专业 美国 本科 大学

美国本科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留师傅 留师傅 发表于2024-06-24 11:33:20 浏览4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首先且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大多数人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的源泉。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即使通宵钻研也不会觉得太累,即使碰到困难也不容易放弃。所以,学生在描绘自己的人生轨迹时,必须要考虑专业学科和未来目标路径与自己的兴趣相吻合。只有这个专业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在后期学习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好,也就更容易做出成就。

我们可以从自己平时热衷去做、百试不厌的事情入手,将隐形兴趣爱好挖掘出来并跟专业相结合。比如一个学生热衷钻研奥数竞赛题目,经常花费几个晚上去寻找某一道题目的多种解法,并在精心比较考虑后确定最优解决方案,那么他就会比较适合数学物理计算机类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工类学科;再比如一个学生平时很关心身边弱势群体,从初中起就会坚持每周去孤儿院看护失去父母的小朋友,进入高中以后会组织义卖活动,为希望工程筹款,那么他就很适合选择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科类学科。

当然,在将兴趣爱好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的时候,也需要了解一下学科涉及的内容。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自己对算命和星座占卜感兴趣,所以希望在本科阶段选择心理学。但实际上,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与易经玄学并无关联。

学生在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后,应进一步深入了解该专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感兴趣的专业转化成擅长的学科。我们除了认真完成学校课程学习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相关课外活动,例如学科竞赛、科研、模联和义工等活动,以及专业课程培训,例如在线课程和暑校课程。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开发自己的潜能,也可以通过优异的相关课程成绩、竞赛奖项和科研成果向美国大学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获得招生官的青睐,从而增加名校录取的几率。

专业选择的另一个考虑因素就是未来所能从事的行业,这也是很多家长更加关注的问题。但其实大部分申请家庭对于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清楚,甚至有时候会有些 “想当然” 的想法。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先借助网络资源,了解一下心仪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再做更切实际的判断。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我们常用的行业介绍的网站 http://www.zippia.com,在该网站上你不但可以了解到各专业毕业生未来从事的行业,还可以知晓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平均薪资、工作职责、所需技能和上升空间。

而在学生在考虑就业方向的时候,肯定也会顺便考虑一下自己未来是更希望留美工作还是回国发展。我们都知道,美本学生在取得学位后,都会获得实习工作许可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STEM 专业(工程、技术、科学类学科)的毕业生拥有三年的实习工作签证,其他非的STEM 专业(心理学、传媒学等人文社科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也会拥有一年的实习工作签证。虽然 STEM 专业学生拥有额外两年的实习工作签证,但是 STEM 专业和非 STEM 专业学生都可以在持有实习工作签证期间申请 H1B 工作签证,并在获得 H1B 工作签证后继续留美工作。

在认真思考了以上问题以后,我们应该对于自己未来所学的专业有了一定的选择倾向。另外,如果真的对未来的专业没有方向,我们也可以考虑不定专业,但是也要知道不定专业的优缺点。

关于不定专业

Undecided专业在大学前两年能够通过参加基础课以及各学院的活动来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明确未来的学术兴趣,以便后面能够找到自己的专业与发展方向。通常情况下,不定专业在大学所有专业里录取率是最高的。对于希望冲刺名校或者减少热门专业竞争的同学们可以尝试不定专业,增强录取几率。如果如愿收获院校offer,尽可能在大一的时候取得优异的GPA,然后转入自己想读的专业。

但也有些学校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无论填写什么专业,最后进入的基本上都是Pre-major。

很多同学可能认为不定专业会特别好,在没有具体专业倾向的情况下会选择不定专业,其实以不定专业录取的同学们需要进入大学完成相应的通识课程,达到足够的学分和GPA后可以进入特定专业学习。但是,相比其他专业,undecided的同学可能将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

1. 选课靠抢,还有可能没有课上

入学前,同学们都要提前进行选课。大一的课程包括基础通识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已经明确专业的学生,可以享受一种限定政策,即本专业的学生在选专业方向课的时候可以拥有优先权,可以完美地避开自己需要上的专业课被抢走的情况。

由于不定专业的学生人数在一所大学中所占比例通常是最大的,每到选课时,undecided的同学们就会挤在一个网站上。不仅要面对系统崩盘的局面,还有可能面临选不上课的风险。而对于那些属于先修课要求的课程来说,选不上课同样会耽误后面的学习。

2. Advisor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研究方向

绝大多数美国大学会为每一位入学新生指定一位教授作为academic advisor。学术导师主要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的学术兴趣,以及确保学生完成学校所有的毕业要求。如果你选择了专业,导师就基本上由该院系的老师负责,提供指导,建议你每学期上哪些课,实习机会有哪些等。如果没有确定专业,advisor也许会是其他院系的老师,甚至是你不会去考虑的一些专业。这时,能够从advisor一方获得的信息与帮助,将变得有限些。

3. 花更多的学费,念更久的书

在还没确定好专业方向,不断探索的阶段,选修你不需要的课程将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有时不得不在大学期间再额外花费几学期的时间与金钱来完成专业所需的课程。而且,由于大学要求获得足够的GPA和学分才可以进入自己想要的专业,选择undecided的同学无疑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学习上。

4. 课程多,需要跑得快

不定专业的课程,不管是在哪个学校,课程都非常多,而且多到排满所有课程表。基本上就是这个课上完就要跑到另一个课上去,中间休息时间也非常少。午饭也可能就随便吃些东西就赶着去上课了。

更令人抓狂的是,有些学校因为地形比较特殊,undecided专业的学生上课所在的学院还比较分散,这也导致同学们在赶课的时候,要从学校一头跑到另一头,波士顿大学就是典型的例子,法棍面包状的校园从西往东走下来还是很费时费力的。

如果在大学里面,看到背着包手上拿着吃的到处跑的话,那么八成就是不定专业的同学们了。这时,有专业的学生们或许已经在图书馆里自习了。

5. 可能会错过一些资源

很多专业会有自己的留言版、邮箱、网站等去共享信息,比如组织讲座和研讨会,辅导,实习,就业机会,出国留学等资源分享,对于undecided同学来讲,就少了些获得消息的渠道与资源。

因此,除了出于申请策略选择undecided外,启德留学建议同学们在申请时能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无论是从申请时学术活动的选择、文书的创作,还是从未来学业发展考虑,即使你有其他的兴趣,也有机会在大学期间选修合适的课程,甚至转到别的专业。如果不定专业,很有可能接受太多外界的声音,反而找不到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