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英国留学生应该都被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刷屏了。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大学排名进入了世界百强,而又有一些大学跌出了世界百强。
为此,不少跌出世界百强的学子们哀母校不幸,怒母校不争,甚至感到自己身上的名校光环都弱了一圈。
但是,QS世界前百的名声真的这么重要吗?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份享誉世界的排名?
QS排名是根据 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师生比例(20%), 国际教师比例(5%),国际学生比例(5%) 这六项计算出来的。
我们还是从某学校说起。2016年,QS的排名还是世界前70,到今年,仅仅6年过去,却跌出世界百强。 不少同学纳闷,这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我们不妨对比一下2016年这所大学在QS评分中的各项分数和今年的各项分数。
某大学2016年QS各项数据
某大学2022年QS各项数据
其实,从这两张表可以看出来,在雇主声誉, 论文引文数,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这四项上,今年这所大学的评分都是要高于2016年的, 但是学术声誉和师生比例这两项较低 。
那么这两项指标具体又是怎样计算分数的呢? 学术声誉指数的计算是基于相关领域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计算得出的。在这项问卷中,受访学者主要会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你认为在你的国家,在你从事的研究领域中,研究能力最强的十所大学是哪十所?
你认为在海外,在你从事研究领域中,研究能力最强的30所大学有哪些?
图片来源:QS官网
图片来源:QS官网
再来说说师生比例这一项,师生比例评分是根据学生人数除以教职人员人数得出的,班级规模越小,评分越高;反之,评分越低。
综上分析, 我们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到一些大学QS排名下跌的背后原因:某一两项指标的下降。这些指标虽然在短期内并不会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但是如果问题不解决,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大学在读生的就读体验。
那么,为什么大家这么看重排名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无非就是想获得名校光环的加持。但实际上,无论再好的学校,只不过是给你提供一个平台,无论再高的排名,也不能代表你,更无法定义你。 名校光环是机遇,也是包袱,名校的确可以成为敲门砖,却也可能成为令人眼高手低的行动枷锁。
我们从小就知道“英雄不问出处”,长大了却又纠结于“世界百强”的标签。我们在意QS排名, 是真的那么在意学校的教学质量呢? 还是把它当作一种满足虚荣心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