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
地方行政区划制度,随明治政府于1871年实施的废藩置县政策而建立,一般分为
都、道、府、县(广域地方公共团体)以及
市、町、村、特别区(基础地方公共团体)两级。 日本全国47个一级行政区: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和43县(県),下设市、町、村。
[1] 部分偏远地区、离岛地区设立都道府县的行政派出机关“支厅”,近年多改制并更名为“县民局”、“振兴局”等。与市同级的“郡”,1920年代开始虚级化,目前仍具备地址表记、广域行政圈范围、都道府县议会选举划分等功能。 在市制度的演变方面,为因应大都市的产生,1956年创设政令指定都市制度(简称“政令市”),将一些原属都道府县的事务移让给政令市。政令市之下设立“区”(行政区,不具法人格),地址表记可省略县名。截至2012年,日本全国总共有20个政令市。另外,尚有设置标准较低、不得设“区”、但仍有较多自治权的中核市与特例市两个等级的市。所以日本的市制度,可分为:政令指定都市(简称“政令市”,人口约50-70万以上可提出申请核可)、中核市(人口达30万人可提出申请核可)、特例市(人口达20万人可提出申请核可)、以及一般的市(人口达5万人的町、村可提出申请核可)等四个等级。 主要城市: 市的设立标准为5万人,町的设置标准为5000人且工商人口达60%以上。不过日本几次将设市标准降到3万人,鼓励市町村合并。除东京外,共有12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 这里是所有人口满50万的都市名单。
[2]
|
都道府县 |
市 |
面积(平方公里) |
政令指定市时间 |
1 |
东京都 |
东京(特别区部) |
617 |
—— |
2 |
神奈川县 |
横滨市 |
427 |
1956.9.1 |
3 |
大阪府 |
大阪市 |
222 |
1956.9.1 |
4 |
爱知县 |
名古屋市 |
326 |
1956.9.1 |
5 |
北海道 |
札幌市 |
1,121 |
1972.4.1 |
6 |
兵库县 |
神戸市 |
550 |
1956.9.1 |
7 |
京都府 |
京都市 |
828 |
1956.9.1 |
8 |
福冈县 |
福冈市 |
341 |
1972.4.1 |
9 |
神奈川县 |
川崎市 |
143 |
1972.4.1 |
10 |
埼玉县 |
埼玉市 |
217 |
2003.4.1 |
11 |
广岛县 |
广岛市 |
905 |
1980.4.1 |
12 |
宫城县 |
仙台市 |
784 |
1989.4.1 |
13 |
福冈县 |
北九州市 |
486 |
1963.4.1 |
14 |
千叶县 |
千叶市 |
272 |
1992.4.1 |
15 |
大阪府 |
堺市 |
150 |
2006.4.1 |
16 |
新潟县 |
新潟市 |
726 |
2007.4.1 |
17 |
静冈县 |
滨松市 |
1,511 |
2007.4.1 |
18 |
静冈县 |
静冈市 |
1,389 |
2005.4.1 |
19 |
神奈川县 |
相模原市 |
329 |
|
20 |
冈山县 |
冈山市 |
790 |
|
21 |
熊本县 |
熊本市 |
267 |
|
22 |
鹿儿岛县 |
鹿儿岛市 |
547 |
|
23 |
千叶县 |
船桥市 |
86 |
|
24 |
东京都 |
八王子市 |
186 |
15年4月已加入中核市 |
25 |
兵库县 |
姫路市 |
534 |
|
26 |
爱媛县 |
松山市 |
429 |
|
27 |
大阪府 |
东大阪市 |
62 |
|
28 |
栃木县 |
宇都宫市 |
4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