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德留学

想要闯进NYU,不仅要金钟罩护身,更要铁布衫打怪!

留师傅 留师傅 发表于2025-02-13 09:51:36 浏览4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美国疫情严峻的形势下,留学行业大受打击,但是仍然还是有很多莘莘学子在申请着出国进修。

近年来美本申请的竞争激烈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一些热门院校的申请上,若是不能拿出点看家本领,真的很难说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

不过,区区十几岁的少年们还是稚嫩,还不知道自己拥有多大的潜力。这时,就需要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出马,带着少年们一起修炼一起成长。看到最后孩子们带着各自练就的金钟罩和铁布衫成功冲进梦校,老师傅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此期捷报故事会的主人公,就是两个求学问道的少年。他们从一开始对申请的一无所知,到后来可以自己掌控局势,一路走来也算是苦尽甘来。那么,老师傅们到底看出了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些问题?又教会了他们什么样的真本领呢?别着急,故事马上就开场。

我们先来说说 Z 同学的故事。

01. 

硬伤太硬,空有一身热爱或也无用

见过 Z 同学的导师都说,这可能是他们遇到过的,对专业和学校最有目标感的学生了。Z 同学从小就喜欢建筑,喜欢那种用一砖一瓦把楼房搭建起来的过程。慢慢地,他从欣赏一栋楼、一个交叉路口的建成,变成了对一个街区、一个城市发展的关注。所以在申请大学时,他的想法非常明确 —— 要申请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要去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两者一结合,纽约大学的 Civil Engineering 专业就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因为很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所以 Z 同学很早就开始做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他从 9 年级起就在一家游戏公司实习,期间为一个即将面市的游戏设计了 120 个 3D 楼房模型。他在 B 站上发布了几十个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建模视频,累计有超过 5000 条弹幕和 23 万余次的浏览量。而在加入项目后,我们又推荐他参加了太空城市设计大赛、绿色生态建筑研究等高含金量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亮眼的活动无不体现出他对专业的热爱和投入,是他最好用的申请武器。

但是,Z 同学并不是完美的,他身上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硬伤 —— 英语语言能力不过关。也许你会说,美本申请不是不看重成绩吗,只要活动和文书够强就可以了吧。这可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呀!不看重成绩,不等于完全不看成绩。美国大学对国际生的语言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未来是否能够接受高强度的大学学习内容,以及他是否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异国生活中。

由于一直没有养成长期的英语学习习惯,Z 同学在词汇量和语感上都比较弱,这就导致他始终不能考出一个比较理想的语言成绩,同时也在文书写作上容易陷入困苦,而这两点肯定都会削弱他在申请纽大时的竞争力。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立刻开始提升 Z 同学的语言能力,把他重新拉回到有力竞争者的跑道上。

02. 

规避风险,日积月累中提升能力

想要提升语言能力,一个快速又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英文原版书籍。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扔给学生一本书让他自己去读懂,也是不太可能给他带来任何实际性的帮助的。比较好的方式是由一个知道如何拆解学习要点的英语使用者带着学生一起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去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词汇练习和写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运用英语这项语言。

我们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辅导 Z 同学的。我们先根据 Z 同学的兴趣偏好和实际能力挑选出了一批经典文学书籍,然后又根据内容难度给 Z 同学规定了阅读期限。在每周完成必要的阅读量外,我们还会给 Z 同学布置作业,有时是对词义的分析和改写,有时则是让他写一段读后感。另外,我们还十分注意观察 Z 同学的阅读体验,如果感觉到他读某本书比较吃力时,就会及时调整,选一本更适合他的书来读。

这种日积月累的训练还是非常有效果的,Z 同学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虽不能说是一步登顶,但也足够应对大学申请了。当然,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之后文书创作上的突破,尤其是那篇 Why School,Z 同学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纽约城市天际线的壮观,也很好地阐述了自己想要在纽大实现梦想的愿望。

说完了 Z 同学,我们再来看看 J 同学的经历。

03. 

申请就像比赛,也要讲究战术策略

和 Z 同学缺少语言训练的情况不同,J 同学在一所美高读书,住家家庭也是美国本地人,因此他在语言上没有什么障碍,在校成绩也保持的相当不错。J 同学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从 9 年级起就是学校摔跤队的一员,还在 12 年级时当上了队长。不过他对体育的喜爱不仅仅局限于搏击时的快感,他更关注运动与身体机能之间的关系,自己研究了很多运动营养、运动康复方面的知识,还参加了莱斯大学的相关夏校。

实事求是地说,J 同学属于中规中矩型的申请者 —— 整体实力尚可,但也没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对于这样的学生,选校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这恰恰也是 J 同学所面临的大问题。刚加入项目时,J 同学就和我们说,他的梦校是康奈尔大学。之后在做 School Research 的过程中,他又发现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在体育类专业上有很强的的实力,而且 Umich 还是个体育大校,丰富的体育活动让 J 同学感到热血沸腾。但好在 J 同学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也清楚康奈尔和 Umich 的申请难度都很大,以他现在的申请背景去挑战这两所大学,结果很可能就是做炮灰。

眼看 J 同学陷入迷茫,我们就赶紧告诉他不要着急,先分析一下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然后再判断哪所学校更合适。基于长久以来的沟通合作,我们知道 J 同学他虽然喜欢体育运动,但并没有把成为运动员或是教练员当做职业目标。他有感于国内健身行业的不规范,未来想要自己创办一个集健康训练、运动康复、营养管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体育健身场所。我们认为,如果真的想要实现这一理想,那 J 同学单单拥有体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还应该要学习商业运营方面的技能,甚至可以在大学里就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在这种考虑下,我们强烈建议 J 同学将纽约大学列为 ED 的首选。综合来看,J 同学的申请背景与纽大还是比较匹配的。纽大开设有专门的体育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向于实践学习,以就业发展为教学导向。而且,纽大的 Stern 商学院赫赫有名,J 同学届时可以去旁听商科课程,想找一些工作实习机会也不会很难。另外,纽大本身并不是一个体育大校,J 同学的加入反而会增加学校学生群体的多样性,相信学校一定是很欢迎的。

光是这样想还不够,我们还指导 J 同学把以上想法与他的职业理想联系在一起,一同写进了他的 Why School 文书中。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合理的选校策略加上具有说服力的文字,促成了 J 同学最终的成功录取。

04. 

个人经历中的小事情,最能打动人心

J 同学是个简单的孩子,他写不出文艺青年般的浪漫字句,也没有像哲学家那样的深刻思考,所以在主文书的主题上,我们建议他不妨就从个人经历入手,写出真情实感即可。J 同学想到了自己与住家弟弟之间的复杂情感,觉得可以写一写他是如何从讨厌弟弟,到逐渐理解弟弟用心的心态变化。

既然是要写个人经历,那在遣词造句上就要更接地气一些,同时要注意不能把故事写成流水账,该转折的地方就要转,该收尾的地方就要收,这样读起来才会有生动有趣的感觉。基于这样的几条原则,我们与 J 同学共同头脑风暴出了一个大概的行文思路,然后要求他不断往里面补充细节,引导他去挖掘事实背后的情感。几稿之后,J 同学的故事已经成型,我们又帮助他精修字词,调整语气,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在 J 同学的终版文书里,他先是描述了他对住家弟弟的一些不满,比如弟弟懒惰,不爱干净,总是捉弄他,还强迫他和自己一起去做繁重的除草工作。然而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弟弟竟友好地邀请他一起为母亲节准备惊喜。他们手写了很多感谢纸条,J 同学无意一撇,发现原来弟弟一直都记得妈妈为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他突然意识到,其实弟弟也有体贴善良的一面,只是表达方式不那么温柔而已。同时,J 同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只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过于轻易地评价一个人。整篇文章都没有出现大词难词,扑面而来的都是生活的真实感,令人印象深刻。

最终,这两位同学都不负众望,在放榜日收到了来自纽大的好消息。现在回头来看,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与配合之外,也离不开我们对问题的尽早发现和对症下药。我们耐心指导,他们虚心求教,收获的不仅是 offer,也是能够受用一生的能力。

总而言之,只要肯努力,一定会发光的,希望各位莘莘学子学业有成,更上一层楼!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