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留学 BA专业

美国留学太南了!到底选CS还是金融?其实,这门专业更厉害哦...

留师傅 留师傅 发表于2024-04-07 11:30:12 浏览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会选择去国外读研究生而不是留在国内不保研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1、体验不一样的教育和文化

其实,我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出国了,我的想法是本科体验国内的高等教育,之后再体验一下国外的校园文化、国外的高等教育体制以及学术资源,将眼界放在国际的水平之上,所以其实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决定了要在大四毕业之后前往国外去读研。


2、选择的专业

商业分析最早是美国学校开设的,据我所知,北大和清华可能即将开设商业分析专业,但除此之外,在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专业。所以如果要读BA就势必意味着要选择国外的学校,尤其是美国的学校。


3、专业理论发源地

商业分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交叉学科是关于Business和Finance的,需要将技术水平、手段及类似于编程之类的技巧,与商业知识相结合。而美国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发源地,因此关于这一类交叉学科的教育质量也非常高的。


4、哥大交换经历

我之前在哥大有过一段交换经历,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段非常宝贵的体验。

因为我在这里结交到非常多的外国友人和教授、导师,与他们相处的非常愉快。我也非常喜欢纽约这座城市,因为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交通方便,吃的玩的也非常多。所以在此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这样的城市,追求我的Master。


关于专业理解

接下来是我个人对于商业分析专业的理解,虽然我并不是BA专业的专家,但是我在经历了整个申请过程之后,我对它也算是有了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吧,可以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移动通信异常发达的时代。上网,浏览网页,网上购物消费等等操作,都会使得后台数据被科技公司或者运营商收集。

打个比方,如果把数据比喻成“汽油”,那么处理数据的算法就像“汽车”,二者缺一不可。而当下的我们有了足够“汽油”,同时也拥有了“汽车”。只不过,社会所缺少的是会开“汽车”的人——商务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


那么商业分析师到底是做什么的?比如说企业给你一大笔数据,关于企业浏览记录、客户浏览记录或停留数据等,此时就需要你对此进行处理,结合商业知识做出分析,再进行反馈,借此来提高客户的留存率、产品销量,甚至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就是商业分析师所做的事情。


那么商业分析培养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呢?


第一点毋庸置疑,就是数据处理能力和编程能力,这是证明你业务能力的表现。

第二点就是商业知识,有了编程能力会处理这些数据,还需要从商业角度去分析---要怎么做才能从商业角度实现利益最大化,或者从商业角度做到如何提升产品的销售率,怎样让公司运营更有效率等等。

第三点就是沟通技巧,在得到有效结论之后,反馈阶段则需要与上级或客户做沟通,告知他们数据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所提供的建议。


我相信随着数据处理需求愈来愈广泛,万事是越来越离不开数据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一定的编程能力,将会是对未来雇员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觉得商业分析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为何选择商业分析?

那么,为什么我当初会选择商业分析呢?


第一点——从情怀的角度上来说,我对于挖掘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是感兴趣的,其实简单点说,就是个人兴趣爱好。

第二点——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BA所需要的编程和数学技能(比如说python语言,统计学)和我本科所学习的专业有一定交叉,所以在转化成本上来说相对更小,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有一定的基础。

第三点——在美国,BA基本上都是STEM项目,会有3年的OPT,也就是说你在毕业之后有三年的时间去找到一个全职工作,对于有想法留美工作的人来说,吸引力很大。

第四点——因为BA培养过程对个人的技术能力有相当大的提升,将来的道路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领域里。你可以去互联网公司做商业分析师,去管理咨询公司,也能去金融公司,所以职业道路会更广阔。


我的申请准备过程

首先是语言考试。我建议尽早把语言成绩考出来,大三下大四上是本科学校课程最多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实习,还要为研究生的学校做准备,写文书和简历。如果这时候还要再加上语言考试的话,会特别焦虑。


但也不要考的太早,要注意有效期,因为托福是2年有效。所以说我认为最好的时间是在大二下到大三上这段时间把托福和GRE考出来。从语言成绩方面来讲,大家可以参照学校的语言要求来设定目标,不要陷入一个反复考试的死循环。假设考了好几次,都突破不了分数的话,我建议把这个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去提升其他方面的背景等等,会更加有效率。

然后就是论文和课程项目的准备。先说明一点,不是申请什么学科,都需要有论文和科研项目的,只有工科的申请才会强调科研经历。商科的硕士是基本不作要求的,当然如果你自己感兴趣,可以去找教授或导师做科研,这是完全没问题的。


不过,如果你申请的是金融工程,因为该专业在美国更偏向于工科性质,所以如果你有一些科研或技术类的经历,是会有一定的加分的。申请其他商科类专业,若所做项目和所申专业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对申请的帮助会很大。比如,你要申请的是商业分析专业,而自身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就一定要参与一些与数据分析相关的课程项目。接着就是实习经历。实习经历的原则还是强调相关性,因为这样才能够向招生官证明你对这个专业是非常热爱的,并且通过实习已经拥有一定的基础。


同时,要注意保证实习的时长,太短的实习时间不仅不能体现自身实力,反而会让招生官感到你缺乏兴趣、也没有掌握到足够的专业知识基础。所以至少要保证有两个月的实习。当然,时间越长越好。在实习期间好好表现,和自己领导和同事打好关系,能够让领导认可你这段时间的表现,让他们做你的推荐人,帮你写推荐信。如果能在此期间得到returned offer是再好不过 的~


最后也就是推荐信。往往推荐人会有两大类,一个是教授(Professor),另一个是公司领导(Supervisor)。每个学校对于推荐人的类别,要求不尽相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往往需要两者兼备。


对于选择推荐人的原则,我个人认为是了解自己比高头衔更重要。也就是说假设你在投资银行实习,让经常与你对接、打交道的人作自己的推荐人,那么最了解你的TA所写的推荐信内容,含金量就比Director更高一点,因为足够的了解能够使所写内容更为丰富,也更让校方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