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留学

Kila老师专访 | “用自己的留学经历,为准留学生出谋划策”

留师傅 留师傅 发表于2023-12-20 21:08:15 浏览4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他们都有留学经历

别看目前启德上海英爱项目组的策划团队还只有几人,但他们都是具有英国留学经历的海归,而且队伍也会不断壮大。


而接受我们采访的Kila老师,更是从高中时期就在英国学习和生活,对英国留学的方方面面都格外了解。


Kila老师小就十分独立,初中时就在寄宿制的外国语中学度过,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参与了不少交流项目。早在初中阶段,她就有过留学的想法。不过,家人觉得那时候的她年纪太小,所以没了下文。


进入高中阶段后,留学的念头一直在她心中萦绕,她再次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一回,得到了父母的同意。


在英国高中读A-leve课程的时候,Kila老师也还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受到母亲是财务总监的影响,她选择了数学和经济等相关课程。


在Kila老师那时的观念里,只要成绩够好,进入名校总不是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她为了取得优秀的成绩,一直埋首学习,很少参加课外活动。


申请学校的时候,她自信地申请了包括LSE在内的经济类Top院校。结果,其他院校的offer都拿到了,但心心念念的LSE却发来了拒信。


有些不服气的Kila老师还特意发邮件去询问校方拒绝的理由,得到的回复是“你的经历太苍白了。”这让Kila老师很有触动,到如今也会给学生分享自己的遭遇。


不想学生重蹈覆辙


在约克大学就读经济学的时候,Kila老师也没有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其实, Kila老师一直对平面设计颇感兴趣,读A-Level的时候也有机会可以转艺术方向。


但由于她没有年满18岁,按规定,申请转方向,需要监护人签字,学校才会允许。而来自家人的极力反对,让她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今已经是策划顾问的Kila老师,也会遇到想转申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她会去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想选择艺术领域的哪个方向。


然后,为学生收集大量该行业的信息,给学生分析该行业的现状,并通过国际人才能力测评,来判断学生是否合适,给出建议,以避免学生重蹈自己的覆辙。


让Kila老师费神的还有英国大学的学习,尽管自己在高中阶段的成绩不错,但英国大学需要吸收的知识层级仿佛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


“不像国内大学的课程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外大学从大一开始就是很专业的内容。”


尽管刚入学时感受到了不小的挑战,Kila老师还是凭借认真付出,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她也会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生,叮嘱他们要调整好状态,来应对英国大学的学习。


在申请研究生项目阶段,考虑到实用性,Kila老师选择了HR专业,并成功拿到了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offer。学校HR专业的雇主品牌方向,让Kila感觉到很有意思,通过学习,她也意识到国内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缺乏。 

对国际教育有看法


毕业之后,Kila老师先是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任职,多年的英国留学经历让Kila老师练就了超强的适应能力,尽管工作复杂繁重,Kila老师都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各种事务。


不过,因为工作的劳碌,Kila老师的身体发出了警告。而她之所以会离开500强的这个平台,也是因为自己生病期间,同事的人情冷漠。Kila老师非常care团队的氛围,她始终觉得工作团队是否有爱是很重要的。


之后,Kila老师进入了一个NGO工作,负责对接上海的国际学校、国外的学校,以及一些国际课程的项目。


除了筹备一些活动,Kila老师还会负责双语双月刊的杂志工作,不论文字编辑,还是页面排版,都是她亲力亲为。


通过这个平台,她有机会与各个行业的大咖交流,也能与活动中遇到的国际学校学生沟通,接触到很多不同层面的人,让她的眼界变得更开阔。随着时间的积累,她对国际教育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因为组织的规模并不大,内部架构比较扁平化,久而久之让Kila老师感觉到在个人发展上会有局限。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她也了解到他们对留学的很多顾虑和误区,让Kila老师对职业发展有了新的想法。


“有些国内的学生会觉得只要成绩好,就能去名校。而那些国际学校的学生,他们已经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内,却会有恐惧感。他们告诉我,达到学校规定的志愿者工时后,还会参加其他志愿者活动,就是为了申请到更好的学校。”


面对这样的状况,Kila老师深有感触,“想去做些什么,帮助想留学的学生,想尽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行业。”


Kila老师把目光放到了留学行业,最终选择加入启德,也是因为她在面试时与英爱项目组负责人Zoe老师十分投机,对策划顾问这个职位设置的初衷,让Kila老师觉得启德是一个有情怀的机构,于是,一拍即合。

与教育顾问配合

Kila老师感慨,很多学生都是直线性思维,比如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会想去顶级的投行。这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即使你再优秀,还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人。而如果先去一家普通的公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入的解,再跳槽,反而更有竞争力。


作为策划顾问,Kila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结合专业,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她会接触到很多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申请的早起鸟学生,也有想要申请G5院校的学生。从大学选课、什么时候做实习,什么时候考语言成绩,Kila老师都会给学生制定详尽的规划。


通常教育顾问会先与学生沟通,遇到有需要规划的学生,再与Kila老师对接,之后,她便会花很多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有些学生为了申请到好学校,可能会把自己塑造成另一个样子。所以,教育顾问提供的信息只是参考,我会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再做判断。”


Kila老师会利用启德的国际人才能力测评来帮助自己,测评会从性格、认知、专业和职业等维度来分析,相对具有客观性。


从详尽的报告分析,结合与学生的沟通,Kila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性格取向,从而提供学生合适的背景提升建议。(P.S 如果你也想体验职业测评,可根据文末提示,添加小助手哦~)


比如,她遇到过一位特别内向的学生,虽然有过实习,但是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


Kila老师就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如果一直保持两点一线的生活,可能会不太适应国外的商科学习。根据学生的性格,她给学生规划了一个学游项目,鼓励学生多与人交流,最后帮助学生拿到了理想的offer。


“推荐学生去实习,不仅希望他们可以学到新技能,还希望他们可以搭建人脉,如果他们表现良好,将来回国就业还会有内推的机会。现在知名企业的人才趋于饱和,名企也不愿意把太多的精力或财力花在培养小白上。我会给他们分析现在的就业情况,让他们有危机意识。”


用经验提供帮助

因为之前可以接触到不同行业的成功人士,这让Kila老师能了解到不同行业发展的状况。成为策划顾问后,为了让学生对行业现状有了解,她也会在工作之余保持关注。这使得她在给学生做头脑风暴的时候,可以提出更多建设性的建议。


比如药剂学专业出身的X同学,同学对出国读药剂学,回国就业的前景有些担忧。Kila老师想到自己之前就采访过业界的一位大咖,了解到医药领域未来的一些发展动向。


她又去搜索了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再给学生分享,包括知名的医药企业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对实习有哪些要求。不论同学是准备往科研道路发展,还是想要就业,都给同学提供了详细的方案。


还有W同学,同学一度陷入了刷分误区,一直在刷GMAT成绩,没有意识去做实习。Kila老师便与同学沟通,通过案例让同学了解,GMAT成绩只是部分院校申请的刚需,面对未来的职业竞争,实习才是最实际的刚需。


Kila老师还提到了同学Q,家人希望同学去读商科,但是同学却有意愿想进入艺术行业,而他的家人却因为前途和一些误解极力反对。


Kila便让同学先做了测评,结果显示同学是适合学艺术的。结合同学父母的意愿,Kila老师建议同学选择艺术管理类专业。


她向同学和家长介绍了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并分析了未来的就业前景,也帮助同学规划了可以补充实力的项目,最终实现了双赢。

“如果说学生做了实习,觉得不适合,还有后路可以退。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向,就进入职场,过了几年发现不适合,到时候,可以后退的路就很少了。我希望我的学生都不要经历这样的曲折。”


正是有这样的信念,Kila老师还会给自己的学生分享一些职场上的为人处事,包括如何与人有效的沟通,如何运用自己的优势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于需要面试实习岗位的学生,她也会提供学生一些面试技巧。


“希望能多改变一些学生,像指路人一样,给学生制定方案,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的方向,为学生赋能。”这就是Kila老师最虔诚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