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思维 国外留学 国外课堂

老师说的就一定对?国外可不是这样的

留师傅 留师傅 发表于2025-06-01 11:28:23 浏览4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出国留学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全新的平台与视角,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其实也是留学生们所必须面对的转变。无论是人数较少的小班授课模式、比例颇高的自学任务、全新的作业形式以及与国内迥异的师生关系,似乎都需要一些时间来慢慢适应。谈到作业要求这方面,有一个词语频繁出现在不同专业的作业评分标准之中,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几分陌生,这就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不过,既然“批判性思维”被各科老师反复强调,并且众多国外大学都十分看重,那么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我们又该如何自我训练和提升呢。

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清晰理性的思考方式,在学术领域就是要求学生可以辩证地思考,以培养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全面的分析评估能力。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之下,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相对薄弱的。因为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我们大多情况下只需要遵循老师所传授的方法和技巧解题就可以应付考试,并且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老师的角色是权威的象征和代表,他们往往基于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总结出对应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作为学生无非就是记忆和消化这些知识点,并且尽可能地灵活应用,这样已经足够在中国的学校成为一个勤勤恳恳的好学生了。我们几乎不去质疑老师,质疑书本,因为这些常常被我们奉若真理,习惯性地认为印在书本上的自然是绝对正确的,没有被质疑的道理。

可是这些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到了国外似乎就行不通了。在国外的课堂上,更多时候是一个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老师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任何学术问题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教材上和其他推荐读物当中的观点也随时被拿来讨论。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常常被要求去发现其他学者报告或调查中观点的局限性。这种和我们所受到的传统教育大相径庭的作业要求难免会让我们感觉困惑。

实际上,要想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就是打破曾经的思维模式,勇敢地提出质疑,并且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要被自己的固有思维所局限,乐于和教授或同学交流,吸取新鲜的观点,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海外教学方式,并且在学业方面有所进步。(编者:Amber)



好消息!启德推出高考生出国留学关怀月活动!担心高考成绩不理想?别忘啦,您还有留学这条路可以选择。国内高考成绩目前已被部分国家认可,还有一些国家有自己的招生要求,您需要提前规划留学申请,并开始准备国外大学所需的材料。“启德高考生出国留学关怀月”带您摆脱“一考定终身”的魔咒,根据您的高考模拟成绩及语言情况为您制定最适合您的留学方案。

欢迎登陆启德官网“启德高考生出国留学关怀月”专题页面,或点击“启德高考生出国留学关怀月”了解详情。我们将为您提供最详细、最有竞争力的留学规划,欢迎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