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承接了公司安排,作为“2017年夏季加拿大亲子文化深度游”的领队老师之一,带领一团大小伙伴共18人前往加拿大从西到东“探索”。大约在7月份,等到最后一位同学签证通过了,我才最终看到我们整个团队小伙伴的完整信息。最小10岁,最大40岁。从深圳集合,香港出发,抵达温哥华,又飞往多伦多,驱车到达蒙特利尔,返回渥太华,途径金士顿,最终从多伦多回到香港。看到这里,12天完成,是不是觉得挺累的?没错,刚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还记得,7月30日,我们全团所有人到齐,是下午4:50在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大家安安静静,客客气气地各自坐着,大部分在各自玩手机,带着耳机的带着耳机。我去一一say hi,他们就真的就用hi回应我,加多一个腼腆友好的笑容,没有了。中间我看到一个特别小的小朋友,我猜到他是谁,但没想到的是,他非常自信淡定看了我一下,也笑了一下,我对他的印象就特别深刻了。他就是后来我们团的旗手“董事长”。
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后,我们降落在温哥华机场,当地老师就迅速利用等待寄宿家庭主人的时间,为每一位小伙伴做了英语分班测试,不久之后我们就见到了自己即将入住的寄宿家庭。家庭主人们个个都热情地过来迎接自己未来要同一屋檐下的新朋友。接下来,我们会在温哥华停留4天。这4天,我们每一天的安排是,上午参加学习,孩子和妈妈们分别学习,孩子学英语,妈妈了解加拿大教育制度,下午参观旅游。听到这,感觉这跟一般游玩好像差不多呀。行程感觉相差不远。但差别在于,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
每一天早上,我们的“司机”(留学生)会把大家从寄宿家庭接到上课地点或者家附近的地铁站,孩子们从一路的玻璃窗中观看那个外面的世界,各处楼房独特的建筑风格(几乎都没有相似外表的),餐厅门口的艺术字体的标语,打折促销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呼吸着淡蓝色带点青草味道的空气,处处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课室的每个角落都安静干净整洁、随处在路上都能见到自由行走的鸽子、讨钱的不一定都衣衫褴褛、衣衫褴褛的也不一定是讨钱的、旅游线路司机能自己做导游全程标准英语讲解(同学们形容:有点像在做听力题,太标准了!简直像在播录音带)、上课时还有一条无敌讨人喜欢的金毛犬作伴,它乖巧、安静、顺服、懂人性;大家上课不再是整齐排排坐,而是与老师近距离接触讨论,或围成小圈坐在地板上配合游戏上课。在那里,不会有人任何一位学生喧喧嚷嚷,有的只是孩子和家长们欢笑声。
短短4天下来,每一位孩子都结交到一到两位当地的朋友,都学会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所有的汽车都会在距离人们3米以外就接近停下来礼让,即使你让他们先走,他们也会坚持让行人先过。妈妈们不住地感叹,这么有礼貌,在国内从来不能想象。在这里,很有安全感。
第五天,我们乘国内航班从温哥华抵达安大略省,世界金融中心多伦多。对比起温哥华,多伦多更多了好几分国际化。这里世界名校林立,超级宽阔的高速公路,中间没有绿化带隔断。高速路两边尽是高矮不一的树木,一朵朵白云,像小时候吃的棉花糖一样,直接降落在半空中,感觉触手可及,蓝蓝的天和朵朵立体白云成鲜明对比,360度美景尽收眼底。孩子们一路忍不住用手机拍照的,录像的,随处抓拍都能完美构图。
在温哥华时,我们到访过世界名校: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到多伦多之后我们主要行程还是进入到世界名校内部,分别是全加排名第一的:麦吉尔大学、威严的皇后大学、首都的渥太华大学、世界闻名人人向往的多伦多大学。在抵达每一所大学以后,我们都会有一位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在读学生给我们做详细“导游”,而且其中有3位还是非华裔的本土学生,她们带领着我们从学校的著名教学大楼,到寝室,到学生活动中心,到图书馆,到博物馆,到教室。甚至细致到给学生们讲解学校宿舍的类型和费用。学生们从刚开始青涩难懂,沉默不语,到后面一直小跑步跟着“TOUR GUIDE”,主动提问聊天。这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实在难得。这里不得不提的著名地方有几个:
第一。麦吉尔大学的博物馆,那里面的所有标本,从不同年份的石头到500年历史的树墩,从栩栩如生的各种大型动物入狼、犀牛、羚羊、黑猩猩、完整5米高10米长的恐龙骨到2米长的巨型长脚蟹。所有标本大部分没有玻璃,就看参观者们是否自觉了。孩子们大开眼界,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世界名校会开设标本学研究生和博士了。博物馆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处处都流露着建设者们的创意、用心、如何才能给学生们呈现出最真实的一面
第二,我认为是并列第一,是多伦多大学主校区最大的图书馆。那里的藏书不仅是多,而且历史悠久,可以有建校之初就有的书籍。多伦多大学成立于1827年,200年的书还存在。简直是另一个人类文化博物馆。进入图书馆的刹那间,就像进入了圣殿,充满着神圣和严肃的气氛,读书馆内楼高有5层楼,程圆型环绕,中间没有任何柱子,所有书籍宏伟地呈现眼前,有点像看哈利波特,进入了古堡。
第三,渥太华大学植物墙。这幅植物墙“生长”在渥太华大学生命科学大楼内部,从一层直达顶层,高约40米,宽约15米,就像一条标准400米跑道的其中一段放在墙上一样,宏伟、奇观。
每一位讲解的带队学生“TOUR GUIDE”,我能看到她们都为自己是学校一员而发自内心的自豪,不管是UBC还是多大,不管是渥大还是麦吉尔,她们都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学校。向她们提问题,表示的是对她所在学校感兴趣,她会非常自豪并热情地告诉你很多细节。
也许就是每天这样与当地学生,当地住家的接触来往,孩子们从陌生腼腆,都变成了热情,主动。
更感动的是,我们的亲子团到中间的时候,连妈妈们也变成孩子一样,和孩子们一起拍现在很流行的动态照片,跳了好多次,抓拍了好多次。拍摄小巴黎街头时装秀。大伙都乐而忘返了。
回来以后,一位妈妈告诉我,儿子平时少言寡语,但这次看到儿子笑容多一点了,并且,这位13岁的儿子跟妈妈说,加拿大人的素质真的好高啊!
原本想着12天很短,去那么多地方,很赶。没想到,大家不但不觉得累,还深深地喜欢上了加拿大,因为走在路上的每一处都是风景,心情都会愉悦。
这次出行一共18人,5位妈妈,11位学生,除了4位已经办理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参加,另外7位学生中4位学生都在这次行程以后决定用最快的时间前往加拿大留学。还有我们的“董事长”小旗手,只是因为还太小,不久的将来,也会到加拿大求学了。
这短短的12天,像一部长长的电影,看着孩子们从害羞陌生到互相惦记的好朋友,或以后的同学,看着孩子们从躲在妈妈后面到主动提问。我很感动。孩子就像种子,好土壤孕育好苗子。孩子们适应性很强,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强大。
学习更大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课本知识,不仅仅是在课室里,更多的学习,是在每天每刻,眼睛所及之处,生活和环境给予的。衷心祝愿所有计划留学或还没有计划留学的孩子们,走进世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已经深夜,2017夏季加拿大深度文化亲子营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每每回忆起你们,都是阳光、蓝天、和像花一样灿烂的笑脸。
广州加拿大组
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