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本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已于2017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最受留学生们关心的就是其中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健全学生学业成绩和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真实、完整地记载、出具学生学业成绩,对通过补考、重修获得的成绩,应当予以标注。这项规定让不少准留学生感到紧张,是否意味着不能再“刷分”呢?
基于这项新规,各个学校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措施,但学校之间可能会有所差别。总体而言,这项规定意味着重修成绩不能覆盖原有成绩,重修几次、几次的绩点都会标记出来,不及格、缺考的选修成绩,也会如实反映。这与以往补考、重修成绩覆盖原始成绩、以及不及格的选修成绩在成绩单上不显示的做法截然不同。
有些同学为了拉高GPA去刻意“刷分”,新规实施后,成绩单上将会留下多次考试的记录,对这些同学是否存在影响还要看学生所在的学校以及所申请院校的要求。对于GPA的评价,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方式,有些只看最高成绩,有些只看最近一次的成绩,还有一些是计算多次成绩的平均分。如果以多次成绩的平均分计算GPA,那么“刷分”的效果就会“缩水”,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对GPA的计算还是以最终通过的成绩为准。“教育部令第41号”并非禁止学生刷分,但同学们还是应该及早规划自己的留学路,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和考试。
没有亮眼的GPA,语言成绩同样能让申请者出彩。高校对于申请者最看重的也是首要的是学生融入环境的能力。如何更好地适应一个文化差异鲜明的环境,语言就是第一个插入点。一个学生的标化考试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的学术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无论是日常与教授的交流,日后要完成的论文,还是四年后的继续深造,都离不开扎实的语言功底。雅思、托福的考试成绩,每一次都是独立体现,大部分学校也只会要求申请者提供自认为表现最好的成绩单。因此,雅思、托福还是可以通过“刷分”以此增加申请砝码。当然,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不会单纯就为了高分而拼命地刷成绩,所以接受专业的雅思、托福培训,有利于学生尽快达到心仪院校的录取要求,同时扫清语言障碍。
目前雅思、托福考试已不仅仅是一个迈入海外名校的“通行证”,更是一个全面检验英语能力的试金石。当然,国外院校还是比较看重综合能力,如果不能避免重修“刷分”,也有机会在文书等其他申请材料以及面试笔试等环节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