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访者要求,本篇采访使用昵称。
滔滔奔流浦江水
汹涌澎湃东海滨
巍巍驻守沪江畔
百年理工著华章
穿越历史承继荣光
五湖四海桃李芬芳
满载世纪强国梦想
你托起华夏朝阳
我们迈开新时代的步伐
担起明日天下兴亡
诚义勤爱思学至远
燃起青春炽热的火焰
我们迈开新时代的步伐
肩负祖国未来栋梁
诚义勤爱思学至远
祖国荣誉捧在心间
滔滔奔流浦江水
汹涌澎湃东海滨
巍巍驻守沪江畔
百年理工今日辉煌
海纳百川铸就你理想
科教兴国化为你翅膀
世界瞩目乾坤朗朗
我们并肩创美好新希望
希望 希望 希望
阿桐是一个不甘于生活平凡的人,很多人把活着的趣味定义为功名利禄,他偏不,他追求的是一种激荡的人生,沧桑的命运。对于上海的小孩来说,上海包罗万象,有想要的一切,不到情非得已,不会长期离开上海。他偏不,在高中毕业后,他就期待去到远方:北方。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所以立下了一个新的决定:本科毕业去法国。
1,可否简单介绍你在中国的背景,学校,成绩,活动,以及实习经历?
92年生于上海,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上海,本科本想考去北方,结果阴差阳错还是留在了上海。念了上海理工,新闻传播专业。成绩一般,本科四年都忙着在各地旅行,后来有在阳狮集团在国内的子公司实习,本科期间也有帮北京的一家公司做网络营销方面的工作,毕业后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16年四月起意,九月赴法。
2,你选择的是哪个留学国家和哪所学校?
法国,SKEMA商学院,攻读Marketing方面的Master学位
3,留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国外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英语法语环境,外语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是肯定的。在国外求学的过程中,你也难免在思想上对于西方文化有一个深度的接触和再认知。这一点对于东方学生来说很重要,通过与欧洲朋友们的交流,你可以对自己在国内传承到的本土文化和在外接触到的西方文化两者间有一个更位于高处的视野来解读与比较,这一点还蛮有意思的。当然,在欧洲留学,最大的优势是申根签在各国旅行很方便。两年时间你的专业知识与素养的吸收取决于你在学业上的努力程度,但是你的人生阅历的拓宽度,也取决于你外出行走见识的各种经历选择。错过了这一段时间,恐怕你再难有机会,在一两年里不断有时间和假期去到各国旅行拓宽视野,时间与金钱成本会无限放大。
4,将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回国之后可能在北京或者上海工作,视回国后的工作前景论,不理想的话可能会在两三年的打磨后和朋友一起创业,也有可能去美国发展。我喜欢着眼现在完善当下的自己,对于将来的路我不是一个有严格规划的人,我相信未来的路在于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对机会的把握,而机会并不是你想规划就能规划的。但最重要的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依然建议在任何时间段,首要目标都是,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
5,留学这条路上,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爱情。
6,请分享一件自己经历的culture shock的事情。
法甲赛季末,尼斯队(我们学校在尼斯附近)打进前三,拿到下赛季欧冠资格。那几天全城沸腾。商店、街边、咖啡馆、餐厅、酒吧、赌场、海滩边……到处有庆祝的人群,男女老少皆有。见证这些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是怎么样一个外放的文化环境,而国内的保守与儒雅的传统,很难见到如此程度上的狂欢与放肆画面。
7,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做到快速融入到当地人中的?
像一个欧洲人一样主动。从身边的外国同学开始交流,认识的人多了,交流的多了,自然能融入了。这不单是一项生活技能,也是一项职场技能,在任何环境里,早一步驾轻就熟的人总是有优势的。
8,请分享下国外学习环境和国内的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国外学习环境相对于国内稍轻松一点,特别在时间安排上,法国人尤其懒散,隔三差五一个假期。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他们更注重实践与Team Work。在外面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永远别单干,永远别纸上谈兵。
9,国外学生是否像很多媒体说的那样学习能力不如中国人?
如果学习能力仅仅专指计算能力或者应付考试的能力的话,的确如此。我就不说下半句了。我还是希望东方学子能摒弃一部分傲慢,留有傲骨,踏踏实实求知。因为在将来的路上,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这样的大标签怎么贴对于你个人而言都是无谓的,重要的是你自己在这个大环境里,要力求做一个出众的个体。
10,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分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多走。
11,有什么话想对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说的?
我来,我见,我征服。
12,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这个国家和这个学校吗?
会。
顺便打个小广告,SKEMA地处尼斯与戛纳中间,蔚蓝海岸沿线的地中海海景美到你不敢相信。
13,请选择一首歌曲作为推文的背景音乐。
盛夏的果实 莫文蔚
谢谢大家收看本期访谈,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