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自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今年初伏日期是7月12日。有“入伏文化”的国家都会吃传统入伏食物进行食补,以度过难熬的三伏天。
中日韩一衣带水,虽然地域接近,但入伏习俗却不尽相同。
在我国,一年中最热的天被称为“苦夏”。我国的三伏文化始于秦朝。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不足,面食珍贵。因此,在入伏时,吃面条和饺子等面食。“初伏饺子,中伏面,末伏吃鸡蛋饼”。不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习俗不同,也有地方入伏时是吃黄瓜和蒸鸡蛋的。
在日本,入伏天被称为“土王日”,入伏食物为鳗鱼。
韩国的三伏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自古而今,韩国人就认为喝参鸡汤能平安度过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吃上热乎的参鸡汤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不仅大补元气,还可以调理五脏,正是韩国人所讲的“以热治热”。
传统的参鸡汤,是在童子鸡的肚子里放入人参,糯米,大枣、板栗、枸杞和高丽参等营养食品,然后用水煮透,实现了肉类和滋补食品的结合,非常滋补。参鸡汤也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宫廷料理。
韩医认为,越是炎热的夏天就越要吃热暖的食物。因为到了夏天,体表温度虽然和室外温度差不多高,但是体内温度却降低了。如果不顾体内的温度状况,只为了一时解热而总吃冰冷食物,会更加降低体内温度,造成肠胃的机能失调。由此也可见韩医对中医所讲的阴阳调和的继承。
中日韩是三个有着深刻历史渊源和社会联系的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在东亚文明根基下“花开三朵,各表一枝”。日本留学和韩国留学,会更深入地感受到三个国家在习俗与文化上的同与不同,游走在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中生活也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